资讯
城市“美容师”守护湖畔绿意。开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汉丰湖彩林如画(资料图)。开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汉丰湖景观基塘。开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宇 摄
汉丰湖畔乐享骑行。开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汉丰湖水鸟蹁跹。开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美丽的汉丰湖。通讯员 袁连安 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仲夏,汉丰湖畔的朵朵荷花竞相绽放,把汉丰湖点缀得粉嫩清新。人们漫步于环湖马道,欣赏着湖光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近年来,开州区持续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持续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和美丽开州建设走深走实,持续高标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区上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和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更加坚定自觉。

2024年,开州区PM2.5平均浓度为28.1微克/立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9天,分别居全市27个重点区域第2位、第4位。2025年初至5月30日,开州区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6天,PM2.5平均浓度和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位居全市27个重点区域第4位。2024年,开州区流域断面水质100%达标,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出境国控断面水质达Ⅱ类。2025年1月至5月,开州区水质稳定在Ⅲ类,出境国控断面水质连续四个月为Ⅱ类。

金融兴绿激活生态资源新价值

仲夏时节,开州盛山植物园的各种花卉进入盛花期,娇艳芬芳、姹紫嫣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斑驳陆离,别有一番韵味。

开州盛山植物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采取“农业+产业+文化+旅游+科普+研学+康养”模式发展。园内环境优美,花香四溢,满园碧翠,山水植被丰富,具有丰厚的生态资源。

近年来,开州盛山植物园因生产经营发展需向银行融资,但面临传统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开州区生态环境局在获悉此情况后,委托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测算出国家AAA级景区开州盛山植物园的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随即联系重庆银行开州支行前去实地调研,摸清开州盛山植物园运营情况和“生态家底”,将该植物园的GEP作为质押物贷款100万元,用于丰富植被种类、提升生态效益。

开州盛山植物园的GEP作为质押物成功贷款100万元,标志着全市首笔GEP质押贷款落地开州区。这一举措不仅是开州区生态资源转化的创新典范,更是开州区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路径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对生态资源的认知局限,成功将“沉睡”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开州盛山植物园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为生态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新路径,让生态资源成为了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资产。不仅为生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更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在解决企业资金难题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旅价值度量转化提供了新方案。”

攻坚护绿 打造美丽河湖新典范

亲水休闲的滨湖公园、古典雅致的开州举子园、鸟语花香的月潭公园、生态野趣的飞鹰堡公园……这些散布在城市各处的绿色空间,让“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如今,公园就在家门口,居民可以随时畅享绿色诗意生活。这些精心打造的公共空间已成为开州区居民娱乐、休闲、运动的理想去处,完美诠释了现代都市人的“诗意栖居”。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州区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开州区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开州区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卓越成效。汉丰湖更是获评重庆首个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开州区的生态名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州区围绕“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中走在前、作示范,高质高效建设美丽重庆先行区”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美丽开州建设,一系列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美丽细胞升档升级全区城乡大美风貌。

山水相连,生态相依。目前,开州区正联合四川省达州市围绕雪宝山—巴山大峡谷片区建设全国首个跨省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一跨区域的合作模式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通过整合两地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开州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修复增绿 筑牢绿色发展新屏障

山峦连绵起伏,山上植被繁茂,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踏入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仿佛迈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近年来,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实现了从乱到治到兴的“蝶变”,曾经的“混凝土山”“水泥森林”变成“绿色碳谷”“森林氧吧”,成为广大市民休闲避暑和纳凉的胜地。

从汉丰湖的碧波荡漾到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郁郁葱葱,从崖柏的繁育保护到生态价值的成功转化。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开州区建立了全国首个以保护区为主体的珍稀濒危植物科研平台,为崖柏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繁育开辟了新的道路。

科研平台创新崖柏保护与繁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累计在全国各地繁育、回归崖柏300余万株。这一成果不仅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更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澎溪河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草局纳入第一批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鸟类种类增至243种,每年到汉丰湖越冬候鸟超2万只。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获批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库区生态屏障筑牢筑实。

开州区将深化落实“三个强化年”行动,突出“冲创建、攻大气、保水质、强督察、争激励、护安全”六件大事,不断夯实“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绿色本底,打造一批“库区标杆、全市一流”的标志性生态成果,高质高效建设美丽重庆先行区。

热门推荐